【青春榜样】刘治成:星辰大海中的青春领路人
发布者:安徽医科大学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0-05-24 浏览次数:233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刻苦学习、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到挥洒汗水、学科竞赛取得新的突破;从认真钻研、发表科学研究成果,到开拓思维、展示创新创业能力;从热心公益、社会实践服务群众,到治病救人、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从热爱祖国、学成归来教书育人;到不忘初心、抗疫一线牢记使命担当……
我校广大青年师生医护员工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用实际行动展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诠释着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今日起,我们将推出我校一批青年优秀典型的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号召全校广大青年向榜样学习,积极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图片

知行楼B楼十一层,两扇明亮的玻璃门徐徐打开,迎面走来的是一位年轻、步履坚定的班主任,显得朝气蓬勃、和蔼可亲。他,是从大二便到法国攻读并博士毕业的优秀学者,是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的科研工作者,是辛勤呵护学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我感觉我的大学班主任就是一位学长,虽然他是一个海归,但他真的没有一点架子!他关心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总会带一个本子,收集我们关心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是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

他,就是我校药学院教师刘治成,2018-2019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


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引导者”

本科时期,刘治成攻读生物技术专业。大二时,作为交换生,他踏上了去法国的留学之旅,这一去,就是十年。
最终,刘治成在巴黎第十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凭借出众的科研能力获得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当时,法国原子能中心(CEA)核磁共振研究实验室向他递来了橄榄枝,邀请他继续进行博士后工作。怀着回报家乡和教书育人的初心,刘治成毅然选择回到祖国成为我校一名普通教师和2018级药学75班的班主任。

“我一直坚信班主任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指导者,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刘治成说。

“大一新生可能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而作为专业授课老师,我们应该发挥长处,对学生多加引导。”刘治成经常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前沿知识,给学生们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刘治成总是引导同学们关注学科的前沿方向,介绍未来实际就业和科研中书本以外的实用知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科学思维是青年学生认识改造世界的“总钥匙”,创新创造是推动青年学生成就事业的“新引擎”,而创新的灵感和思路更容易从科研训练中激发。

所以刘治成在积极引导、巩固学生们的专业认知的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科研启蒙教育,让他们了解创新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法,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增强其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治成带领75班同学听取药学专业的相关学术报告,了解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开阔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升他们对于科研的兴趣。同时,让他们了解不同科研的动向,以及不同思想流派,在对比分析中也激发创新能力。邀请班级里有创新愿望的同学到实验室,给他们一个有趣的课题,让他们去查找文献并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鼓励和带领同学们踊跃报名“双百”、“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竞赛,提升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组织同学们集中观看《我是科学人》专题纪录片,共同讨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理想,让他们走进科学家的世界,激发投身科学事业的青春理想,树立“精医报国”的伟大志向。

“我把学生当成了伙伴”

成为班主任后,刘治成用最快的时间记住每一位同学的姓名,了解28个人的个性特点。他深入宿舍与同学们促膝而谈、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同学身上,用欣赏增强他们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刘治成深信,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只有真心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成长路上的需求,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平日里在课下我们经常一起开玩笑,我更多的把他们当成是伙伴而不是我的学生。”刘治成笑着说。“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解答学生们的各种疑惑,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互相分享自己的经历。”这就是刘治成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

有一次,同学们参加了一场篮球赛,班长给刘老师打了一个电话,希望他能抽空去操场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刘治成立即下楼来到赛场与同学们一同呐喊。“我很高兴他们能打电话给我,因为这说明他们真正把我当朋友了。”说到这里,刘老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校运动会时,刘治成报名参加了自行车慢骑。由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比赛时出现了一些失误。就在他觉得可能失败的时候,一声声加油传入耳中,仔细一看,是他们!班里的学生一个个都站在路边,为自己的班主任鼓劲。

“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知我在参加比赛,虽然最后结果不如人意,但看到这群孩子们自发地为我加油,那一刻心里真的很温暖。”学生们小小的举动给了刘治成深深的慰藉,“当班主任本来就是不求回报的一件事,但我想他们能把我当成知心伙伴,这就是最好的回报,所以我很感谢他们。”


“越出国,越爱国”

和75班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时,刘治成没有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学科和临床药学的专业特色,结合他从法国留学毕业到安医工作之初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心路历程,给同学们上了一次专业思政课。

“去过的地方越多,就越爱祖国。出了国才深知自己多爱祖国,才深知中国有多伟大。”“无论去到哪里,遇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永远不要忘记你是谁,你来自哪里。爱国与思乡是融合在你的基因里的,是无法改变的。”刘老师深情的讲述让同学们深深为之感动。


“去的地方越多,你就会发现,外面的月亮还不一定有国内圆。”刘治成说:“在巴黎常出现街头抢夺、暴力抢劫的事情,我周围的很多女孩子朋友,一大半都有过被抢的经历。晚上女孩子出门,即使结伴而行,在有的街区也是很危险的,这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另外就是办事效率很低,国内半天能解决的事情,在法国需要等一两个月甚至半年。”
刘治成也承认,虽然在某些方面相较于国外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这恰恰是我们青年一代肩上的责任,国外的这些优势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目标。
“看到了国外远不如我们的地方,我们觉得祖国的伟大;看到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建设更好的祖国,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正是这种初心,指引刘治成回到了他一心眷恋的祖国,回到了他日夜想念的家乡,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在三尺讲台上润物无声,向学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我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目标,只是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教学工作,搞好科研,成为学生们的星辰大海征途上的领路人,这就足够了。”刘治成说。
(转自安徽医科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