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好的临床研究者
发布者:安徽医科大学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0-08-28 浏览次数:863
 “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这里出发,于各个领域耕耘开拓,为母校添光争彩。他们的名字叫做安医校友。2020招生季之校友风采录,带你一起走进这些值得我们骄傲的校友人物志。


欢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你

共赴安医之约

向梦想出发

与优秀同行


 

以前看到福布斯就联想到富豪榜,觉得和普通人很遥远。”吴松边笑边说,“直到自己登录官网才相信,我真的入选了“福布斯”排行榜。”

这位吴松是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入选福布斯排行榜的?

他是我校2005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前往中山大学攻读肿瘤免疫学博士,后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就职。2016年,年仅29岁的他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能够入选这一榜单的亚洲青年精英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堪称“大牛”,这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微笑,始终保持着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恩,对临床和科研的坚定。



起于“非典”,立大志成良医

2003年,还在安徽省宿松中学读高二的吴松遇上了“非典”,“电视里每天播报‘白衣天使’们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很多同学都留下了热泪,大家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个大医生。”吴松回忆道。2005年,吴松被我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开启了他的医学生涯。安医大“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给了他思考和启示,指引着他的发展方向。“真正的‘良医’必以国家为重,奉献为荣,仁爱为本,做德才兼备的人类健康卫士,这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秉承的理念。”时至今日,吴松回忆起校训时,依然这么说。

在安医大学习生活的七年对吴松来说十分可贵,让他从一个医学“小白”成长为一名“准医生”,在理想信念和临床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在读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他都记得入党介绍人刘丛云老师对他的期许:谦虚好学,志存高远,家国情怀。贾雪梅是吴松医学研究的启蒙导师,她带领吴松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小鼠海马神经元,严谨记录和探索里面形态学规律,引导他学会科技创新,鼓励他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将临床医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这让吴松对创新转化有了切实的初步认识。

转段读研之后,吴松选择来到改革开放前沿深圳,遇到了他硕士研究生导师蔡志明,他教会了吴松要人生设计,要做医生,做名医,做临床科学家。



扎根基层,既“立地”又“顶天”

博士毕业后,吴松一直工作在基层区级医院,在这里工作的主要是全科医生,服务对象是广大社区居民。对于这样一份工作,吴松并没有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相反,他对能在基层工作感到十分荣幸。“这里能接触到居民最直接、最真实的需求,他们去大三甲医院看病很折腾、很累心,能否让居民有信心在自家门口医院就医和做手术?”凭借着这么一个执念,吴松与罗湖医院的同仁们一道,在政府支持下,进行医改探索,积极整合三甲医院、二级医院、慢病医院、社区医院,让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成为一家人,形成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的紧密型医联体,让患者少跑路,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跟着患者走,上下转诊、分级诊疗也就水到渠成。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建设,罗湖医院的做法得到国家和世卫组织的认可,并且推广医改创新“罗湖模式”,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基层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在做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立地”的同时,吴松还要做强部分临床学科“顶天”。熟悉吴松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梦想:建一个深圳“下水道”之家。“‘下水道’是对人体泌尿系统的形象说法。”吴松说,膀胱癌被国际上称为“最昂贵的癌症”,因为其发病时间久,患者多为四五十岁,即便切除后还要挂“尿袋”,很是痛苦。吴松梦想的“深圳‘下水道’之家”包括湿库、干库和活库,争取受惠者达到10万人。湿库是肿瘤的组织样本库,干库是各种基因组大数据,活库则相当于一个“病友之家”,患者可以聚集交流。“以前很多分子靶向治疗都是以外国人作为样本来用药的。如果能够建立起这个‘下水道’之家,就可以拥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样本库,这也符合国家的战略。”吴松如是说。

罗湖医院整合后,临床学科得到聚焦集约式发展,经过4年多的建设,罗湖医院“下水道”之家——泌尿外科快速成长,现有3个病区(包括中医泌尿),开放床位近100张,是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同时建立深圳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临床和科研并重发展,4年来科室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各1项,获国家自然基金16项,国家优青1项。引进世界最先进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柔性和直接培养临床专家,打造专家共享手术室平台,让基层居民享受最权威专家手术和最新治疗技术,泌尿外科辐射能力迅速提升,也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泌尿外科发展做出贡献。

诸多光环萦绕,吴松认为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得益于自己的老师和前辈们。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是国家医改标杆单位,现在有医护研技人员4800余人,科研教学大楼面积达2万多平米,吴松认为这是一个让年轻团队实现梦想的大平台。吴松将聚焦世界最前沿方向和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打造高水平医教研平台和整合型早期预防体系,争取让居民不得晚期肿瘤,让居民都有满意的全科医生,最终目标是更好地服务患者、造福人民。



临床研究,必须“诚信靠谱”

吴松一直认为,所有的医生都可以做创新,都可以做临床医学探索,不管是工作在农村、社区还是基层医院,不论科研经费多少,只要你有一个发现问题思维,没有突破不了的天花板。

“恩师蔡志明经常说,做学术是一辈子的事,必须‘诚信靠谱’。”吴松说。他平时不在手术室,就是在实验室。在同事眼里,吴松工作踏实认真、一丝不苟,“他工作起来很拼,今日事必须今日毕。”同事徐铭说。

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吴松一直为患者做膀胱镜检查肿瘤时感受到的恐惧和高昂的费用而苦恼。能否用尿液无创诊断,是泌尿外科医生一直追求梦想。吴松说他最早受到张学军老师的启发,在导师蔡志明教授带领下,对中国人群膀胱癌临床样本开展全基因组与转录组大数据挖掘,开启了中国膀胱癌基因组学研究。后面陆续发现了膀胱癌早期诊断明星分子,被业内知名期刊《欧洲泌尿外科(European Urology)》认可,并且在其它研究中心相互得到验证。当然,真正转化应用未来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

尿液是人体一种复杂而有用的“垃圾”,里面除了水、无机盐等,还有干细胞、脱落的膀胱上皮细胞、特殊蛋白等身体健康信息载体。吴松的团队通过前期工作积累,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专项支持,据可查资料显示这也是泌尿外科首个膀胱癌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们关注科学问题是能否用这些特殊细胞和蛋白来早期诊断和预测膀胱癌进展,随着国家对创新鼓励和支持,我们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起合作开发,打造了家用试纸筛查泌尿系统疾病,打造尿大夫科普平台,取得了良好进展。同时我们也在伦理和新政策法规的指导下,正在建立一个特殊尿液样本库,来自不同疾病患者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尿液,为后面科学探索打下夯实的基础。”吴松说道。

目前,吴松的团队临床结合科研,用“尿”验“癌”,变废为宝,成立深圳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建立无创筛查膀胱癌的新方法,获批3项膀胱癌诊断国家发明专利,参与转化开发自动化尿液无创癌症筛查系统,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转化开发家用智能尿液检测产品及自动化尿液无创癌症筛查系统。

作为一名“85后”,吴松取得的业绩源于他多年的专注与努力。在入选福布斯亚洲人物榜的同时,吴松还获得了多项业绩和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优青、深圳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欧洲欧洲泌尿外科》《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成果15篇。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863计划与973计划各1项。










校友有话说


     同时,作为安医大的校友,吴松也对他的后辈们寄予了厚望,希望所有的安医学子始终秉承“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和“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尤其是当前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健康中国”战略正在实施,这些都赋予了医学生更重使命和责任。作为学长,他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能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聚焦基层居民和老百姓真正健康诉求,虚心求教、胸怀大局,无畏艰难困苦、敢于引领创新,不忘学医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