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春雷
■ 安徽医科大学1992届校友
■ 主任医师 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中科院博士 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
■ 2019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0年度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提名奖
■ 现任岳阳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康复医学研究所所长,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兼任亚洲大洋洲神经康复学会传统补充整合康复专委会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主委等职。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临床康复领军人物。
校友简介:
主攻方向:基于脑科学的中西医脑康复。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及国自然课题4项。发表论文140篇(SCI 50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30部。获中国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8项。
2020年疫情期间,单春雷院长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协作,在“中国知网”全球首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功能恢复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指导建议》;主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训练指导》、《Instr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COVID-19》、《The Coronavirus Recovery Handbook: 19 Rehab Exercises for Mild to Severe Cases of COVID-19》(美国Skyhorse出版社)科普图书;作为执笔专家之一编写了中国康复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康复诊疗工作综合指导意见》(第一版、第二版)以及《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疫情期间康复诊疗专家共识》(《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发表);带领团队推广原创的改善肺功能的健身气功养肺方,被“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国家体育总局网、网易、腾讯和搜狐等平台及地方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和转载,点击量数千万;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上海康复医学会个人和团体嘉奖。
单春雷携骨干一起参加了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举办的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诊治联合会诊,并将“运动处方”用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50多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综合康复训练,及100多名出院患者的随访和康复指导,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大柏树总院)
单春雷教授(前排右二)上台领奖
2020年度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提名奖颁奖(右一)
单春雷教授获奖情况
单春雷:基于脑科的
中西医脑康复专家
1
不忘初心,秉持匠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复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很多常规的康复往往‘治标不治本’。做康复要精准,如能搞清楚脑功能障碍的内在原因,即脑神经环路受损和重塑的机制, 康复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一直主张认识脑、调控脑、康复脑。”单春雷教授认为。
2005 年,单教授赴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实验室攻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师从中国脑功能成像领军人物之一、认知神经科学家翁旭初教授。在那里,他接触了很多脑成像、认知加工模型等技术,它们能协助人类认识大脑。之后,又赴美国哈佛医学院、德国萨尔兰大学等机构访学,掌握了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使“自上而下”直接调控脑神经环路成为可能。至此,单教授始终坚持以“上下联动,标本兼治”为治疗原则。经众多病例证明,这条治疗原则十分有用。
从医生到临床科研专家,又带着研究成果回到临床,单春雷教授始终不忘初心,一心想要解决脑损伤患者的难题, 助其恢复能力和健康。
2
独家本领解难题
作为国内知名的脑康复专家,他有着自己的独家本领,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例。
克服“文盲”,解决阅读障碍。那时,单春雷教授还只是一名不太了解脑科学的康复医生,遇到了一位前来做康复训练的老年患者。患者的语言障碍很奇特,认字只认右半边, 左边的偏旁部首始终不认识或认错,被称为“左半错读”。当时他包括其他医生和治疗师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他,训练几个月也没有明显效果。无法突破康复的疗效瓶颈也是促使单春雷“出走”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读博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教授在中科院读博一年后,再次找到那位老年患者, 提出想“帮帮他”。并根据患者病情,为该患者做了功能性磁共振(fMRI)、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和认知神经心理学检查,发现了在普通磁共振下无法探测的受损脑区和神经通路,以及一般康复评定无法发现的汉字加工障碍的根本环节。
单教授解释道,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皮质的路径是左右交叉的,即注视点左侧的视觉信息(左视野)会投射到右半球枕叶视觉皮质,而注视点右侧的视觉信息(右视野) 会投射到左半球枕叶视觉皮质。由于绝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包括阅读中枢在左半球,故左视野的文字信息投射到右半球后必须通过一条被称为胼胝体压部的纤维束通路传到左半球才能识别。这位患者的该通路因为脑梗而中断,故汉字左半部件视觉信息传到右半球后,无法通过胼胝体压部这个“桥梁”传到左半球阅读中枢加工,故无法识别,导致了左半错读现象。
单教授突发奇想,既然右视野的汉字信息可以投到左半球直接被加工,何不让整个汉字“挪”到右视野?于是, 他在汉字的左边加了一个红点,让该患者注视这个红点,这样整个汉字都位于患者的右视野,整个字可以投到左半球加工,而不会出现左半错读现象,即克服“文盲”了。单春雷教授在读博期间为这位患者解决了长达 2 年未解决的阅读障碍问题,而这种训练仅用了40分钟!
让“脑中之镜”映射希望之光。在人类的大脑中存在着的镜像神经元,也被称为脑中之镜,像镜子一样映射了他人的脑活动,从而可能“心灵共振”。就像一个人喝热水被烫到嘴唇,整个动作过程你都看在眼里,你自己便能体会被烫到痛苦,不会选择去喝烫水;就像你看到别人拍皮球,你脑中执行拍皮球动作的运动区也被激活。 不论是自己做动作,还是看别人做同样的动作,镜像神经元都会被激活,也许这就是我们理解他人行为、情感的基础。有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的镜像神经元没能发育完整,即“脑中之镜”碎了,所以不能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动作模仿能力、语言发展、共情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像孤独的星星。
单教授还介绍了一个病例,这位自闭症青年是他人眼中的“天才”,具有惊人的日历计算能力,患者的大脑里仿佛储藏了一本万年历,只要报出一个年月日,包括过去或将来 50 年甚至更远,他都可以说出是星期几,正确率可达 80% 以上。但这名患者害怕与人目光交流、言语表达能力差、有刻板行为,具备典型的自闭症症状。
单教授尝试利用“激活镜像神经元”的方法治疗, 即通过以强化动作观察训练为主的康复方法进行干预。发现患者的行为慢慢改善了,开始愿意和人开口交流。训练几个月后,这名自闭症青年已经能步入社会,并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另有一位脑卒中完全性失语两年的患者,单春雷教授让他戴上VR眼镜,对着视频观察一系列手动作,患者的口中开始慢慢“蹦”出一些词来。在场的家属激动落泪,医护人员亦不敢相信,连呼“太神奇”。这个名为“基于镜像神经元机制的康复训练系统”,通过让患者观察一些手动作,以激活患者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区及与之交织重叠的语言区,是单春雷教授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大量临床观察和试验基础上,单教授把这个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应用到脑康复领域。他的发现在《自然》旗下的《科学报道》,以及《心理学前沿》《欧洲神经病学》等期刊作为首例报道,受到国际同道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已形成专利,并转化为康复设备,为脑功能障碍患者送去福祉。
精准调控脑,才能更好康复脑。单教授表示:“大脑充满奥秘,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治疗它、康复它。我一直主张认识脑、调控脑、康复脑,基于多模态脑成像和电生理等技术,揭示神经环路受损和重塑机制,利用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针对特定神经环路进行精准干预,以促进患者脑神经环路的重塑和相应功能的更快改善。”
一名因触电昏迷的 90 后小伙,苏醒后成了“文盲”,阅读、书写都有困难,康复始终不理想。单教授利用神经调控技术为小伙进行了精准的定位干预,联合临床的言语认知康复训练。三周后,奇迹出现—— 小伙大幅度恢复了认字、写字和相关认知能力。
3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脑康复之路
单春雷教授表示,中国的康复医学要想引领世界,一方面要寻求原创的康复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要走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发展之路。5年前,单春雷应邀来到上海,加盟上海中医药大学,担任了康复医学院院长和康复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时在上海岳阳医院组建了康复医学中心,探索一条中西医结合的康复之路。他正在尝试把针灸功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整合,做到精准干预、提升康复疗效。
两年前,他还牵头成立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融合了康复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学、脑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人才,共同探索大脑奥秘和脑功能障碍及康复的神经机制和干预方法。他希望携手更多人走上“认识脑-调控脑-康复脑”的希望之路,期待尽快突破目前脑病康复的瓶颈,并让中国康复人在世界康复舞台绽放异彩。